多发性骨髓瘤出现骨破坏咋么办

2025-03-24 07:16:33       4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生,导致骨质破坏、贫血、高钙血症等症状。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将探讨骨破坏时的合理用药策略。

一、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刺激破骨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导致骨吸收增加而新骨形成减少,形成骨破坏。此外,骨髓瘤细胞还可直接侵犯骨组织,引起局部骨质破坏。

二、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主要表现为骨痛、骨折、高钙血症等。骨痛多发生在胸腰椎、肋骨、骨盆等部位,可呈持续性或阵发性;骨折多见于肋骨、椎骨和股骨,可因轻微外伤或自发性发生;高钙血症可引起多尿、多饮、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三、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合理用药策略

化疗药物

:对于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MP(美法仑+泼尼松)、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等。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可采用新药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如来普唑)等。

骨保护剂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唑来膦酸)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有效预防和治疗骨破坏。建议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时即开始使用双膦酸盐,并长期使用。

支持治疗

:对于骨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罗非考昔)缓解症状;对于高钙血症患者,可使用降钙药物(如降钙素、双氯芬酸钠)。

生物靶向治疗

:CD38单克隆抗体(如达雷木单抗)可特异性杀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减少骨破坏。对于高危或复发难治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化疗药物和双膦酸盐使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年轻、适合移植的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骨破坏的发生。

四、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用药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能、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副作用监测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长期随访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定期复查骨密度、血清蛋白电泳等,评估疗效和病情进展。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化疗、骨保护、支持治疗等多种手段。合理用药、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治疗和随访。

周达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下一篇肠癌术后饮食恢复:如何平衡营养与消化需求
上一篇cd20在弥漫大b细胞瘤的不良反应处理原则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