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令人忧虑。这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普及胃癌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胃癌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胃癌疾病原理的角度,深入探讨胃癌筛查的重要性以及其提高早期发现率的关键作用。
胃癌的发病原理
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对胃癌的易感性,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熏制和腌制食品的摄入,以及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长期未得到治疗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其胃癌发生的风险较高。
胃癌的早期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往往与普通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相似,包括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持续性上腹痛、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因此,仅仅依靠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胃癌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筛查和诊断。
胃癌筛查的重要性
胃癌筛查是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率的关键。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中晚期胃癌,因此,通过筛查及时发现胃癌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胃癌筛查不仅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胃癌,还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从而进行早期干预,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胃癌筛查的方法
胃癌筛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其中,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X线钡餐检查可以发现胃壁的充盈缺损、胃腔狭窄等异常改变,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A19-9等,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辅助手段,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胃癌筛查的目标人群
胃癌筛查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年龄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二是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的人群;三是有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长期吸烟和饮酒的人群;四是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且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人群。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提高早期发现率。
结语
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普及胃癌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胃癌筛查的重视程度,可以显著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是提高早期发现率的关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对抗胃癌这一健康杀手。
杨金凤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