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健康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尤其在亚洲地区。肝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但在众多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因其针对性强、创伤小、疗效显著而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具体方法及其优势。
一、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 介入治疗是利用影像学技术如X线、超声或CT等对肝癌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导管等设备将药物或能量直接输送到肿瘤组织内,达到治疗目的。这种局部治疗手段可以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同时提高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具体来说,肝癌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是一种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肝癌供血动脉的方法。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坏死。此外,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增加杀伤效果。
射频消融术(RFA):RFA是利用射频电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至足以引起细胞蛋白质变性和凝固性坏死的程度。这种方法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肝癌,可以一次性消灭肿瘤。
二、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 1. TACE的实施步骤:首先,医生会进行肝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供血动脉。接着,将导管插入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TACE可以反复多次进行,直至肿瘤完全坏死。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或者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RFA的操作流程:在超声或CT引导下,医生将射频电极针穿刺至肿瘤组织内,启动射频发生器,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达到凝固性坏死。RFA适用于直径小于5cm的肿瘤,对于直径大于5cm的肿瘤,可能需要分次进行治疗。
三、肝癌介入治疗的优势 1. 局部治疗,创伤小:介入治疗仅对肿瘤局部进行治疗,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精准打击,疗效好:介入治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可重复性强:对于多发性肝癌或术后复发的肝癌,介入治疗可反复多次进行,直至肿瘤完全坏死,提供了持续的治疗手段。
联合治疗,提高生存率:介入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例如,TACE联合靶向治疗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在晚期肝癌患者中。
适应症广泛:介入治疗适用于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尤其是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肝癌介入治疗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肝癌的早期筛查可以通过超声、AFP(甲胎蛋白)检测等方法进行,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长期饮酒者等,应定期进行筛查。
此外,预防肝癌的发生同样重要。预防措施包括乙肝疫苗的普及接种、控制丙肝的传播、戒酒、健康饮食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精准的局部治疗方法,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肝癌介入治疗将为更多的肝癌患者带来福音。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通过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崔晓佳
南通市肿瘤医院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