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全球与中国肝癌的发病数据,揭示肝癌的流行趋势,并探讨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预防措施。
肝癌的全球发病概况 根据202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肝癌的全球年平均发病人数约为233万例。肝癌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因。肝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肝癌在中国的流行现状 在中国,肝癌的发病人数占全球的42.5%,年平均发病人数高达99.5万例,是全球肝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肝癌在中国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1。此外,中国的肝癌患者中92.5%存在慢性乙肝病毒(HBV)的感染,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肝癌的危险因素 肝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饮酒、非酒精性脂肪肝、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等。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预防措施 1. 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计划,显著降低了儿童和青少年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从而降低了肝癌的发病率。
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目前,核苷(酸)类似物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健康生活方式:戒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从而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等,定期进行肝癌的早期筛查,如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控制:黄曲霉毒素是导致肝癌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摄入。
总之,降低肝癌发病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乙肝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健康生活方式、早期筛查等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也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重要途径。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肝癌的预防工作,为降低肝癌发病率做出贡献。
李颖
项城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