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8.2万人死于肝癌,而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乙肝),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乙肝的发生和发展对于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乙肝疫苗在预防肝癌中的关键作用。
乙肝与肝癌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感染HBV后,部分人可自愈,但约有5%至1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长期受损,病毒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反复炎症和修复,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研究表明,慢性HBV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据估计,全球约80%的肝癌与慢性HBV感染有关。因此,预防乙肝的发生和发展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疫苗的免疫机制
乙肝疫苗是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HBV的抗体(抗-HBs),从而预防HBV感染。当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分,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并中和HBV,阻止病毒进入肝细胞,从而预防乙肝的发生。
乙肝疫苗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研究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HBs水平与预防乙肝的效果密切相关。抗-HBs水平≥10 mIU/mL时,保护效果可达90%以上;抗-HBs水平≥100 mIU/mL时,保护效果几乎可达100%。
乙肝疫苗的接种策略
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新生儿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HBV的抵抗力较弱。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新生儿提供免费接种。
未感染乙肝且无抗体的人群尽快接种疫苗
对于未感染乙肝且无抗体的人群,尤其是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多性伴侣者等高危人群,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为肝脏筑起一道坚固的免疫屏障。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程序通常为0、1、6个月接种3剂,接种后1-2个月,抗-HBs水平≥10 mIU/mL即可认为免疫成功。
乙肝疫苗对肝癌预防的贡献
降低乙肝发病率
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病率。据WHO统计,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全球儿童常规免疫规划以来,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HBV感染率已下降至1.3%。乙肝疫苗的普及对于控制乙肝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减少肝癌的发生
乙肝疫苗的接种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一项涵盖1000万儿童的研究发现,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肝癌的发病率比未接种者低75%。乙肝疫苗的普及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效益显著
乙肝疫苗的接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乙肝疫苗的接种成本远低于治疗乙肝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费用。乙肝疫苗的普及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总之,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和肝癌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规范的乙肝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和肝癌的发生率,为肝脏筑起一道坚固的免疫屏障。让我们携手共建免疫屏障,共同抵御肝癌的威胁。
翟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