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大第三癌症死亡原因。然而,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视,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将揭秘胃癌早期的五大征兆,帮助公众识别疾病风险,及时就医。
征兆一: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胃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隐痛、钝痛或烧灼感,且持续时间较长。与普通的胃痛相比,胃癌引起的疼痛往往在进食后加重,且难以通过常规的胃药缓解。因此,如果出现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伴有进食不适感,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的原因可能与胃癌细胞侵犯胃壁神经有关,导致疼痛信号持续传递。此外,胃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也可能导致疼痛持续存在。因此,对于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征兆二:消化不良 胃癌患者早期常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食欲减退、早饱感、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炎或胃溃疡,导致延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些消化不良症状持续存在,且常规的胃药治疗无效,应考虑胃癌的可能性。
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与胃癌细胞侵犯胃黏膜,导致胃排空功能受损有关。此外,胃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因此,对于持续消化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征兆三: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胃癌早期的一个重要信号。由于肿瘤的生长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如果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5%,且排除了糖尿病、甲亢等其他疾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
体重下降的原因可能与胃癌细胞消耗大量能量,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有关。此外,胃癌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因此,对于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的患者,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征兆四:大便潜血 大便潜血是指大便中肉眼看不到的出血。胃癌患者由于肿瘤侵犯胃黏膜,常伴有慢性出血,导致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多次检查大便潜血阳性,且排除了痔疮、肛裂等其他原因,应高度怀疑胃癌。
大便潜血阳性的原因可能与胃癌细胞侵犯胃黏膜,导致慢性出血有关。此外,胃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也可能导致出血。因此,对于大便潜血阳性的患者,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征兆五:黑便 黑便是指由于消化道出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胃酸中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现黑色。黑便的出现往往提示胃癌已经侵犯到较大的血管,出血量较大。一旦出现黑便,应立即就医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
黑便的原因可能与胃癌侵犯较大血管,导致大量出血有关。此外,胃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也可能导致出血。因此,对于黑便的患者,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除了上述五大征兆外,胃癌早期还可能伴有贫血、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家族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胃癌早期的五大征兆是识别疾病风险的重要线索。公众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也是预防胃癌的关键。预防胃癌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熏制食品;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李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