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不仅因其高死亡率引起关注,还因为其伴随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癌痛是肿瘤进展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因此,癌痛的管理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癌痛管理的质量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癌痛的定义与分类
癌痛是指由癌症本身或其治疗引起的疼痛。根据其持续时间,癌痛可分为急性痛和慢性痛。急性痛通常是短暂的,而慢性痛则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需要长期管理。癌痛的来源多样,包括肿瘤直接侵犯神经、骨骼或其他器官,以及癌症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疼痛。
癌痛的评估
癌痛的评估是癌痛管理的第一步。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因此需要患者自我报告。医疗专业人员应采用标准化的疼痛评估工具,以准确获取疼痛的性质、强度、位置和持续时间。此外,疼痛评估还应包括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睡眠、情绪和活动能力。
癌痛治疗的目标
癌痛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副作用。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考虑到患者的偏好、疼痛史和治疗目标。治疗目标不仅包括疼痛的缓解,还包括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
癌痛治疗的原则
早期干预
:癌痛应尽早识别和治疗,以避免疼痛的慢性化和加剧。
多模式治疗
: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单一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疼痛。因此,应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介入治疗(如神经阻断)。
个体化治疗
:癌痛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类型和合并症等因素。
持续评估和调整
:癌痛治疗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评估疼痛控制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础。阶梯一包括非阿片类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阶梯二包括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阶梯三包括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治疗时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疼痛控制满意的剂量,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癌痛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生物反馈、针灸等。非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疼痛。
总结
癌痛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通过遵循癌痛管理的质量原则,医疗专业人员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是,癌痛治疗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黄昌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