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排毒、制造胆汁、储存维生素等多种重要功能。然而,它也常面临着疾病威胁,尤其是肝癌。肝癌以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肝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乙肝)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预防肝癌,首要任务就是预防乙肝。
乙肝病毒与肝癌的关系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乙肝病毒能够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长期的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可以导致肝脏的持续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会逐渐破坏肝细胞,导致肝脏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可能转化成肝癌。据研究统计,约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感染背景。因此,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关键。
乙肝病毒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传播等途径。乙肝病毒感染后,部分人可能自愈,但更多人会发展为慢性感染,长期携带病毒。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是肝癌的高风险人群,因为他们的肝脏长期受到病毒的侵害,更易发生癌变。
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第一道防线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模拟病毒的某些成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在不引起疾病的情况下,为人体建立免疫记忆。一旦真正的乙肝病毒入侵,免疫系统就能迅速识别并消灭病毒,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它能够刺激人体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当体内anti-HBs水平达到一定浓度时,就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新生儿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母亲若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婴儿在出生时就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通常为: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1个月后接种第二剂,6个月后接种第三剂。这种三剂接种程序能够为新生儿提供长期的保护。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必要性
对于未感染乙肝病毒且体内无抗体的成年人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同样重要。成年人由于工作、生活等社交活动频繁,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增多。及时接种疫苗,可以为肝脏筑起一道坚固的免疫屏障,预防乙肝感染,进而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通常为:0、1、6个月接种三剂。即在第一次接种后,分别在1个月和6个月后再接种两剂。这种三剂接种程序能够为成人提供长期的保护。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接种乙肝疫苗后,大多数人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可以持续多年,甚至终身。
乙肝疫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等,一般较轻微,短期内可自行缓解。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但通常不严重,也无需特殊处理。
结语
预防肝癌,从接种乙肝疫苗开始。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我们不仅能有效预防乙肝,还能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这是一项投资小、回报大的健康投资,值得每个人重视和行动。
除了接种乙肝疫苗,我们还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针头、接种其他肝炎疫苗等,以全方位降低肝癌发病风险。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构建一个没有乙肝和肝癌的健康社会。通过科学预防和积极干预,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减少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王浩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