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肝癌手术作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肿瘤进行切除,更为患者重筑生命的希望。本文将从疾病原理出发,详细阐述肝癌手术的相关知识。
一、肝癌的发病原理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长期接触黄曲霉素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肝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形成肿瘤。
肝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有关。如Wnt/β-catenin、Ras/Raf/MEK/ERK、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而TGF-β/SMAD、p53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抑制则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
二、肝癌手术的适应症
并非所有肝癌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以下为肝癌手术的适应症:
肿瘤局限于肝脏,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
肿瘤直径≤5cm,无血管侵犯及肝外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级;
肿瘤直径>5cm,但肿瘤数目≤3个,无血管侵犯及肝外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
肝移植:对于小肝癌或部分大肝癌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手术。
三、肝癌手术的类型
肝切除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可采取规则性肝切除或不规则性肝切除,以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肝组织,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肝移植术:对于部分小肝癌或大肝癌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术,以完整切除肿瘤及受累肝脏,提高术后生存率。
局部消融术:对于直径≤3cm的肝癌,可采取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局部消融治疗,通过高温或低温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
四、肝癌手术的并发症
肝癌手术虽能切除肿瘤,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包括:
术中出血:由于肝脏血流丰富,术中易发生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及时止血。
术后肝功能不全: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肝功能不全,表现为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需积极治疗。
胆瘘:术后可发生胆管损伤,导致胆汁外漏,形成胆瘘,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
肿瘤复发及转移: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需密切随访及综合治疗。
五、肝癌手术的预后因素
肝癌手术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肿瘤分期: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
肝功能:肝功能越好,预后越好,Child-Pugh A级患者预后优于B级或C级患者。
肿瘤切除情况:肿瘤切除越彻底,预后越好,R0切除优于R1切除。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以介入、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总结:肝癌手术作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通过切除肿瘤,可为患者重筑生命的希望。但手术有适应症限制,存在并发症风险,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对于肝癌患者,需综合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于秋霞
项城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