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肺部恶性肿瘤。它按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分为非小细胞癌(包括腺癌和鳞癌)以及小细胞癌。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无传染性,但存在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是诱发肺癌的常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尤其在男性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列恶性肿瘤之首。
肺癌的病因
吸烟:
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可预防因素,长期吸烟者的肺癌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和亚硝胺等进入肺部后,可引起DNA损伤和突变,诱发肺癌。
职业暴露:
长期暴露于石棉、砷、铬、镍等致癌物质的职业环境中,同样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物中的微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长期吸入后可对肺部健康造成损害,增加肺癌发生的可能性。
肺癌的症状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大小、类型、发展阶段、发生部位、并发症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例是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
肺癌的治疗
针对肺癌的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放疗和化疗则常作为辅助手段或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类型、分期、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制定。
肺癌的预后
肺癌的预后因患者情况不同而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至中晚期,这使得肺癌的五年生存率整体并不高。
肺癌的防治
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减少吸烟、避免职业和环境暴露、定期体检等措施。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识别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基因突变、ALK与ROS1基因融合,这有利于实现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此外,低剂量螺旋CT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通过戒烟、减少职业和环境暴露以及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肺癌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李宁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民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