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宫颈癌的病因、病理机制以及HPV感染的真相,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
一、宫颈癌概述 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学类型,宫颈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等,其中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据统计,宫颈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近年来,随着HPV疫苗的普及和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HPV感染的普遍性和宫颈癌的隐蔽性,宫颈癌仍然是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
二、宫颈癌的病因 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HPV是一种DNA病毒,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亚型,其中部分亚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HPV16和18型,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感染后,病毒DNA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宿主细胞癌变。此外,HPV感染还与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等其他生殖道肿瘤的发生有关。
三、HPV感染的传播途径 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性交、口交和肛交等。此外,HPV还可通过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传播,但概率相对较低。HPV感染具有潜伏期,感染后可能数年甚至数十年无症状,直到发展为宫颈癌。HPV感染后,大部分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只有少数感染者发展为持续感染,最终导致宫颈癌。因此,HPV感染并不等同于宫颈癌,但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四、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1. 有多个性伴侣者:性伴侣数量越多,感染HPV的风险越高。 2. 性生活初夜早:初次性行为年龄越早,感染HPV的风险越高。 3. 免疫功能缺陷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等,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更易感染HPV并发展为宫颈癌。 4. 吸烟者:吸烟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风险。 5. 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者: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尤其是HPV感染者。
五、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宫颈癌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阴道流血:包括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是指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是宫颈癌的常见症状。不规则阴道流血是指月经间期或绝经后阴道流血,需警惕宫颈癌的可能。 2. 异常阴道排液:如血性、米泔样或脓性分泌物。宫颈癌可导致宫颈腺体分泌异常,出现异常阴道排液。若伴有恶臭,提示肿瘤坏死、感染可能。 3. 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如尿频、便秘、下肢水肿等。当宫颈癌侵犯膀胱时,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侵犯直肠时,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难等直肠刺激症状;侵犯下肢静脉时,可引起下肢水肿、疼痛等静脉回流障碍症状。 4. 晚期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恶病质等。当宫颈癌晚期时,可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等全身消耗症状,提示预后不良。
六、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 1. 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目前市面上有多种HPV疫苗,如二价、四价、九价疫苗等。不同价疫苗可预防不同亚型的HPV感染,价数越高,预防范围越广。建议适龄女性尽早接种HPV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2. 定期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涂片检查和HPV检测,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涂片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宫颈细胞形态,发现异常细胞;HPV检测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宫颈细胞中HPV DNA。两者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和预测价值。建议女性从21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具体筛查方案可咨询专业医生。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安全性行为等,可降低HPV感染风险。吸烟和饮酒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风险;不安全性行为可增加HPV感染的机会。因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4. 及时治疗生殖道疾病: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可增加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风险。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道疾病,以降低宫颈癌的风险。
总之,宫颈癌作为一种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其预防
王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