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作为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尽管能够有效去除肿瘤,但由于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据研究统计,肝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大约为50%,而5年复发率可达60%~70%。因此,明确术后复发风险及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术后复发风险因素
肝癌术后复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以下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风险因素:
肿瘤大小和分期
:肿瘤的大小和分期与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肿瘤体积越大,分期越晚,复发风险越高。这是因为较大的肿瘤可能已经侵犯了更多的正常肝组织,且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导致残留癌细胞,增加复发的风险。
微血管侵犯(MVI)
:肝癌细胞通过微血管系统进行播散,是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微血管侵犯是指肝癌细胞侵犯肿瘤周围的微血管,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肝脏的其他部位,甚至远处器官,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肿瘤生物学特性
:肝癌细胞的侵袭性和异质性决定了其复发和转移的倾向。具有高侵袭性的肝癌细胞更容易突破基底膜,侵犯周围组织,甚至进入血管系统,导致复发和转移。此外,肝癌细胞的异质性意味着肿瘤内部不同区域的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这可能导致部分细胞对治疗不敏感,增加复发的风险。
肝功能状态
:肝功能的储备能力影响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肝功能差的病人更易发生术后复发。这是因为肝功能不良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降低机体对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此外,肝功能不良也会影响肝脏的再生能力,导致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缓慢,为残留癌细胞的生长和复发提供条件。
手术切除边缘
: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边缘阳性,会增加复发风险。这是因为手术切除不彻底可能导致残留癌细胞,这些细胞可能在术后迅速增殖,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预防策略
为了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预防策略:
定期随访与监测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AFP)和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定期随访和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术后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和监测,包括血清AFP水平检测、肝脏超声或CT/MRI检查等。
辅助治疗
:对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辅助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以降低复发率。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切除后,为了降低复发风险而进行的额外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消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对于具有高复发风险因素的患者,如肿瘤分期较晚、微血管侵犯阳性等,可以考虑进行辅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改善肝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功能,增加肝癌复发的风险。因此,术后患者应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此外,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也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抗病毒治疗
:对于合并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患者,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复发风险。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癌患者,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癌复发的风险。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应在术后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综合治疗
: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放疗、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治疗是指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介入治疗等,共同作用于肿瘤,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部分肝癌患者,尤其是肿瘤较大、位置不佳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结语
肝癌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问题。通过了解复发风险因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
杨旭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