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著称。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脑卒中的急救与康复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帮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类型和症状
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出血。脑卒中的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着大脑的某个区域可能正在遭受损害,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通常包括面部、手臂或腿部的突发性无力或麻木,特别是身体的一侧;突发性言语或理解困难;突发性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突发性行走困难,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发性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与缺血性脑卒中相似,但通常更为严重且进展迅速。
脑卒中的急救措施
一旦怀疑脑卒中发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患者平卧,头部抬高约30度,避免头部剧烈活动。这种体位有助于减少颅内压力,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窒息,这是脑卒中患者需要紧急处理的并发症之一。
(3)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4)安抚患者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保持冷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1)尽早恢复脑血流: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恢复脑血流,以减轻脑组织损伤。常用的溶栓药物有rt-PA等,但需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溶栓治疗是恢复脑血流的关键措施,但需要在严格的时间窗内进行。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常用的降压药物有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血压控制对于预防脑卒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3)降低颅内压: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降低颅内压,以减轻脑水肿。常用的降颅内压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等。颅内压的控制有助于减少脑损伤和改善预后。
(4)防治并发症: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康复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能治疗等。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物理治疗着重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包括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言语治疗则针对脑卒中引起的语言障碍,帮助患者恢复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职能治疗则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和个人卫生等,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掌握脑卒中的急救知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应加强脑卒中的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防治意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减少脑卒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齐楠楠
睢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