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多,导致骨骼破坏、贫血、高钙血症等症状。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其中,骨髓穿刺(Bone Marrow Biopsy)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关键步骤,对于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骨髓穿刺的原理
骨髓穿刺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通过在局部麻醉下,使用细针穿刺骨髓腔,抽取骨髓液或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病变部位在骨髓,因此骨髓穿刺可以直接观察到骨髓中的异常浆细胞。
骨髓穿刺的适应证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对于有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症状的患者,如骨痛、贫血、高钙血症等,需要进行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通过骨髓穿刺评估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通过骨髓穿刺监测骨髓中浆细胞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骨髓穿刺的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患者平卧,选择穿刺部位,如髂骨、胸骨等。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和麻醉。
穿刺操作:使用细针穿刺骨髓腔,抽取骨髓液或骨髓组织。
标本处理:将抽取的骨髓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涂片、染色和显微镜检查。
结果解读:根据骨髓涂片中的浆细胞比例、形态学特征等,判断是否为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穿刺的注意事项
术前应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及时处理出血等并发症。
骨髓穿刺的临床意义
骨髓穿刺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关键步骤,具有以下临床意义:
提供确诊依据:骨髓涂片中异常浆细胞的检出是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金标准。
指导个体化治疗:根据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和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监测疗效和预后:通过动态监测骨髓中浆细胞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总之,骨髓穿刺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规范的骨髓穿刺操作和准确的结果解读,可以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
王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