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在临床表现、细胞类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上与霍奇金淋巴瘤(HL)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疾病原理以及相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较为复杂,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细胞起源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细胞起源主要分为B细胞型、T细胞型和NK细胞型三大类。其中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占比高达80%-85%,而T细胞型和NK细胞型较为罕见。
根据WHO分类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了新的分类。WHO的分类将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以下三大类:
(1)前体淋巴细胞肿瘤:这一类包括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这些肿瘤起源于未成熟的淋巴细胞。
(2)成熟B细胞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这些肿瘤起源于成熟的B细胞。
(3)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塞扎里综合征、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等。这些肿瘤起源于成熟的T细胞或NK细胞。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疾病原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疾病原理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的起源、基因突变、免疫微环境、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因素等。
细胞起源
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这些细胞在正常的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形成肿瘤。
基因突变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凋亡抑制和免疫逃逸,最终形成肿瘤。
免疫微环境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与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可能促进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此外,免疫微环境还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进展和治疗反应。
病毒感染
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与病毒感染有关,如EB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等。这些病毒可诱导淋巴细胞的基因突变,促进肿瘤的发生。
遗传因素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遗传易感基因可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风险,如某些HLA基因多态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等。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的快速生长、全身炎症反应或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有关。
四、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多种检查方法,包括:
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范围和分布。
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通过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等获取肿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以明确诊断。
分子遗传学检查:通过基因测序、FISH等技术,检测特定的遗传学异常,有助于疾病的分型和预后评估。
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化疗:是大多数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放疗:对于部分局部病变的患者,放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减少复发的风险。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如CD20单克隆抗体,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如CAR-T细胞疗法等。
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
王海英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