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增殖,导致骨骼破坏、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以增强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微环境等多个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负责产生抗体的细胞,而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这些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失去正常功能,无限制地增殖。这些异常浆细胞在骨髓中聚集,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此外,异常浆细胞还能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这些蛋白在血液和尿液中累积,形成M蛋白带,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依据。M蛋白的沉积还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如肾脏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多样,且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骨骼症状
:由于骨髓瘤细胞侵蚀骨质,患者可能出现骨痛、骨折、骨质疏松等症状。骨骼破坏引起的疼痛常被误诊为腰椎疾病或骨质疏松。
贫血
:骨髓瘤细胞侵犯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贫血症状包括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等。
肾功能损害
:M蛋白在肾脏沉积,可引起肾小管阻塞和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高钙血症
:骨髓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导致骨质溶解,释放大量钙进入血液,引起高钙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多尿等症状。
感染
: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包括:
骨折
:由于骨质破坏,患者容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活动能力。
肾功能衰竭
:长期M蛋白沉积可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
感染
: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高粘滞血症
:血液中M蛋白含量过高,可引起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神经系统损害
:骨髓瘤细胞侵犯神经系统,可引起脊髓压迫、神经根病变等。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血液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个层面,临床表现多样,且并发症严重。正确认识多发性骨髓瘤,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误诊漏诊。
彭枫源
高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