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因其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易导致周围组织破坏,从而引发出血等并发症。当鼻咽癌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时,选择性动脉栓塞(SAE)作为一种有效的止血治疗手段,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SAE止血策略及其风险评估,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治疗指导。
一、鼻咽癌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鼻咽癌出血通常表现为鼻腔或口腔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出血原因包括肿瘤侵蚀血管、放疗后局部组织坏死、感染等。因此,对于鼻咽癌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止血治疗至关重要。
二、选择性动脉栓塞(SAE)止血原理
SAE是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通过阻断供血肿瘤区域的动脉,达到止血目的。SAE的主要步骤包括:
血管造影:术前进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责任血管,为栓塞治疗提供依据。
栓塞材料选择:根据出血血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金属圈等。
栓塞操作:在X线透视下,将微导管送入责任血管,将栓塞材料注入,封闭出血点。
SAE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有效控制鼻咽癌出血,减少再次出血风险。
三、SAE的风险评估与并发症预防
尽管SAE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止血方法,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主要包括:
栓塞材料异位:栓塞材料可能误入非靶血管,导致正常组织缺血、坏死。
感染:术后可能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再出血:栓塞效果不佳或栓塞材料被吸收,可能导致再次出血。
为降低SAE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掌握SAE适应证,对于出血量大、难以控制的患者,及时采取SAE治疗。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和剂量。
术中精细操作,避免误栓非靶血管。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四、SAE治疗的多学科协作
鼻咽癌出血患者的SAE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耳鼻喉科、介入放射科、肿瘤科等。各学科应密切配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SAE适应证和风险,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
总结:
鼻咽癌出血患者可采取选择性动脉栓塞(SAE)这一有效止血手段。SAE通过阻断供血肿瘤区域的动脉,达到止血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降低SAE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密切监测。多学科协作是提高SAE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鼻咽癌出血患者,建议尽快联系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张聪
梅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