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是一种医学上的常用技术,它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监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骨髓内异常浆细胞的增殖,导致骨骼破坏、贫血、高钙血症等症状。本文旨在介绍骨髓穿刺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以及它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关键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基础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影响骨髓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正常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但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这些异常浆细胞不产生正常的抗体,而是产生一种称为M蛋白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这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并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骨髓穿刺的作用
骨髓穿刺是一种通过穿刺针抽取骨髓样本的程序,用于检查骨髓中的细胞成分和结构。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监测中,骨髓穿刺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诊断
:通过骨髓穿刺获得的样本可以用于识别异常浆细胞,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疾病分期
:通过评估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监测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骨髓穿刺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异常浆细胞的数量是否减少。
监测复发
:对于已经治疗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穿刺可以帮助监测疾病是否复发。
骨髓穿刺的流程
骨髓穿刺通常在医院进行,由专业的医生操作。过程大致如下:
定位
:医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在髋骨的后部。
局部麻醉
:在穿刺点注射局部麻醉剂,以减少疼痛。
穿刺
:使用特殊的穿刺针穿透皮肤和骨膜,进入骨髓腔。
抽取样本
:通过穿刺针抽取少量骨髓,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室分析。
术后处理
:穿刺后,医生会处理穿刺部位,患者可能会被要求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骨髓穿刺的风险和并发症
尽管骨髓穿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程序,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包括:
感染
:由于穿刺针穿透皮肤,存在感染的风险。
出血
:穿刺后可能会有轻微出血,但通常不严重。
疼痛
:尽管使用了局部麻醉,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结论
骨髓穿刺是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监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它为医生提供了直接观察骨髓中细胞状况的手段,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专业的医疗操作和适当的术后护理,这些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了解骨髓穿刺的重要性和过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监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熊丽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