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介绍甲状腺癌的疾病原理及治疗进展,帮助患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甲状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与家族史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此外,长期接触辐射、缺碘或碘过量、激素水平失衡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生活习惯方面,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对甲状腺癌的发生产生影响。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甲状腺细胞的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导致甲状腺细胞失去正常生长控制,形成肿瘤。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BRAF、RET/PTC、NTRK等。这些基因突变不仅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还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和治疗反应。
二、甲状腺癌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压迫感、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表现。晚期甲状腺癌可发生远处转移,如肺、骨、脑等。
三、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评估其恶性风险。此外,CT、MRI、PET-CT等检查也可用于评估肿瘤的范围和转移情况。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关键,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分子学检查。
四、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手术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等。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术后还需进行淋巴结清扫,以降低复发率。
放射性碘治疗:对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术后常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消灭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放射性碘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靶向治疗: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可采用靶向治疗,如多激酶抑制剂、免疫治疗等。这些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综合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还可考虑进行新辅助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
总之,甲状腺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肖莫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