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近年来,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在胆管癌中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旨在探讨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FGFR突变的联系,并进一步讨论FGFR突变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一、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 胆管癌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两大类。肝内胆管癌起源于肝内小胆管,而肝外胆管癌则起源于肝外大的胆管。胆管癌的病理学特征如下:
组织学类型多样:胆管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等。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胆管癌的80%以上。
侵袭性强:胆管癌具有高度侵袭性,早期即可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容易发生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
预后差:胆管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0%,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
二、FGFR突变与胆管癌的关系 FGFR是一类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FGFR突变促进胆管癌的发生:FGFR突变导致其下游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促进胆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最终导致胆管癌的发生。
FGFR突变与胆管癌的侵袭性:FGFR突变的胆管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更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发生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
FGFR突变是胆管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FGFR突变的胆管癌患者预后更差,5年生存率更低。
三、FGFR突变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针对FGFR突变的胆管癌,近年来的治疗进展主要包括:
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突变的胆管癌,开发了一系列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BGJ398、AZD4547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FGFR的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免疫治疗:FGFR突变的胆管癌患者往往对免疫治疗更敏感,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等在FGFR突变胆管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联合治疗:针对FGFR突变胆管癌,探索了多种联合治疗方案,如FGFR抑制剂联合化疗、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等,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胆管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FGFR突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FGFR突变胆管癌的治疗,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徐新宇
江苏省肿瘤医院